燈塔-黨建在線
2024年以來,針對部分黨員日常管理難、作用發揮難、表現評價難等問題,臨沂市蒙陰縣通過分類管理、搭建平臺、激勵約束,著力激發黨員擔當作為新活力。
黨員志愿者在“先鋒護學站”服務
“全覆蓋”分類紀實。針對以往黨員管理“一刀切”,措施不精準、效果不好等問題,蒙陰縣以“精準畫像、動態建模”為突破口,構建分類紀實體系,推動黨員管理從“大水漫灌”轉向“精準滴灌”。一是分類畫像劃定類型。根據黨組織類型,橫向劃分農村、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兩企三新”4個領域,縱向按照崗位、年齡等細化15個角色類型,對存在多重身份的黨員,采取“個人申報+組織研判”方式確定主類別,不搞“一刀切”,確保分類明晰。二是清單管理雙向評估。立足“以事察人、以績論效”,按照不同領域黨員履職重點、崗位性質、行業特點,分類制定正負面“雙十清單”,將抽象要求轉化為具體標尺。三是客觀記錄履職行為。按照“時間、地點、人員、事項”四要素格式,對黨員日常行為進行“一事一記”,建立黨員會通報、公開欄展示、鎮黨委備案“三級晾曬”機制,動態展示黨員履職情況,構建立體化監督模式。2024年以來,累計記錄黨員實事6.5萬條。
“小切口”精準施策。針對部分基層黨組織在推動黨員作用發揮方面工作開展不平衡,導致有些黨員想干事不知道能干什么,或找不到平臺的問題,蒙陰縣堅持“整體設計、分散創新”思路,探索搭建“四維賦能”平臺模式,讓黨員靠前一步、主動作為。一是本職崗位亮身份。開展“亮身份、比貢獻”行動,設立“黨員示范崗”2700余個,組建“技術攻堅隊”“項目突擊隊”49支。例如,蒙陰鑼響汽車制造公司黨員攻關小組,主動攻克側箱彎板成型技術難題,效率提升40%,成本降低60%。二是服務社會講奉獻。推行“群眾點單、支部派單、黨員接單”閉環服務,組織3000余名在職黨員開展“雙報到”,提供服務事項6600余件。開展“黨員同做一件事”,3200余黨員參與到49處“先鋒護學站”之中,家長滿意率100%。三是網絡空間發正聲。制定黨員網絡行為“十嚴禁”負面清單,對黨員網絡名人實行“一對一”跟蹤指導。2025年清明假期期間,8名支部書記通過抖音、視頻號等推介蒙陰文旅資源,吸引4000多萬播放點贊,成為宣傳家鄉新名片。四是緊急關頭沖在前。建立平急轉換動員機制,2.4萬余名黨員參與防火防汛抗旱,開展實戰演練42場,桃墟鎮黨員應急隊汛前緊急轉移群眾,獲應急管理部表揚。在古城片區為民征遷攻堅中,黨員干部16天完成滯遷4年的51戶攻堅任務,全程零信訪、零輿情、零沖突、零強拆,刷新為民服務“蒙陰速度”。
“曬榜單”激勵約束。引導黨員發揮作用,關鍵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用好黨員“紅黃榜”,就是其中最有力的抓手。一是“紅榜”激勵樹標桿。建立“線上+線下”宣傳機制,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黨員事跡22期,在公開欄設“紅榜”榮譽墻,讓“紅榜”黨員既得政治榮譽,又受群眾禮敬。將420名年內6次以上登“紅榜”的黨員納入村級后備人才庫,72名“紅榜”黨員獲評市縣“兩優一先”。二是“黃榜”約束促轉化。做實支部幫教、鄉鎮談話、組織處置遞進式促轉提升機制,對83名“黃榜”黨員開展“回爐淬火”,通過參與志愿服務、跟班學習等方式重塑黨性。例如,野店鎮某黨員因長期不參與支部活動被亮“黃榜”,經支部幫扶后主動認領蘋果銷售任務,帶動農戶增收50萬元,實現從“后進”到“先進”的蛻變。三是年度評價管長遠。根據黨員年度履職紀實情況,統籌考慮“紅黃榜”亮相次數,2024年評選165名年度“紅色先鋒”,66名“紅榜”黨員補選為村“兩委”干部,處置不合格黨員8名。將“紅黃榜”數據與黨組織評星定級、民主評議黨員深度綁定,對12個黨員管理不到位的黨支部書記約談,以黨員管理成效推動黨組織提質增效。(中共蒙陰縣委組織部)
責編:
審核:徐榕悅
責編:徐榕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