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fn id="yauaw"><tr id="yauaw"></tr></dfn><abbr id="yauaw"></abbr>
    <li id="yauaw"></li>
    <li id="yauaw"></li>
    <center id="yauaw"></center>
    <tfoot id="yauaw"></tfoot>
    搜索 海報新聞 媒體矩陣

    大眾網
    全媒體
    矩   陣

    掃描有驚喜!

    • 海報新聞

    • 大眾網官方微信

    • 大眾網官方微博

    •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 大眾海藍

    • 大眾網論壇

    •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頁 >敢當時評 >廉政時評

    以“廉”為筆,繪就鄉村振興“清”畫卷

    2025

    / 06/11
    來源:

    大眾網

    作者:

    路祿

    手機查看

      路祿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規定》,既為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職立起“風向標”,劃出行為紅線;亦為鄉村振興戰略穩步推進注入“動力源”,激活發展動能。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征程中,廉潔文化既是規范權力運行的“防腐劑”,也是凝聚民心的“黏合劑”,更是推動鄉村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唯有將廉潔文化厚植于鄉村土壤,方能筑牢基層治理根基,讓鄉村振興行穩致遠。

      聚焦民生大事,讓廉潔文化成為鄉村振興的“黏合劑”。當基層干部在項目審批中嚴守規矩,在惠民資金發放時一視同仁,在土地流轉協商里公開透明,群眾便能真切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力量,更能從中汲取參與鄉村振興的信心與干勁。這種信心,是對產業發展規劃的認可,是對生態宜居藍圖的共建熱情,最終匯聚成鄉村振興征程中干群同心、攜手奮進的強大勢能。張英“六尺巷”的謙讓美談、鄭板橋“離任留靴”的清廉佳話、楊震“暮夜卻金”的拒賄典故皆表明,只有堅持公正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才能使他人服氣,讓群眾滿意。農村基層干部要做到心中有秤、眼中有尺,時刻牢記黨的囑托,既清廉做事又勤奮擔當,既品行過硬又真心為民,為民用權、謹慎用權,方能讓惠民政策“落地有聲”,用自身表現贏得群眾的真心點贊。

      規范權力運行,讓廉潔文化成為鄉村振興的“防腐劑”。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規范農村干部權力運行,提防“小微權力”亂用關乎著鄉村發展的方方面面,從項目資金落地到惠農政策落實,從土地資源分配到集體資產處置,每一個“小微權力”的行使都直接影響著群眾的切身利益。若權力失范,惠民工程可能淪為“爛尾工程”,產業發展資金或被蠶食挪用,不僅損害群眾福祉,更會動搖鄉村振興的根基。自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來,廣大農村干部主動對標對表,嚴格貫徹落實,自覺以清廉之姿干事創業。除加強廉潔教育以外,亦要筑牢制度防線,建立“小微權力”清單,明確農村干部權力邊界;推行村務公開數字化,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監督資金流向、項目進度;完善監督機制,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作用,鼓勵群眾參與監督,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的監督網絡。

      推動實干擔當,讓廉潔文化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廉潔文化絕非僅止步于拒腐防變,更應成為激發基層干部主動作為、凝聚鄉村發展合力的“助推器”。只有農村基層干部掙脫私利的桎梏,才能將全部精力聚焦于鄉村振興的核心任務。當前鄉村全面振興進入深水區、攻堅區,更需要以廉潔文化筑牢干事創業的基石。一方面要堅決斬斷“雁過拔毛”的黑手,另一方面也要為擔當者撐腰鼓勁。當每一個村干部都明白“廉潔是膽量、實干是本事”,當每一分惠農資金都能精準滴灌到田壟上,鄉村振興的引擎必將更加澎湃有力。

      鄉村振興,既要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更要干部清正、民風清朗。當廉潔文化深植鄉土,基層干部便能以“清風”破阻力,以“正氣”聚民心,讓每一分政策紅利都化作田野里的希望,讓每一次權力行使都成為發展的助力。如此,鄉村振興的壯美圖景,必將在清廉土壤中生根發芽,結出共同富裕的碩果。

    責任編輯:牛樂耕

    相關推薦 換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