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產婦歷險記
海報新聞 · 2023-05-21 11:10 · 原創報道 記者: 叢萍 張海振 編輯: 劉美顯
什么是兇險性前置胎盤?聽聽一個剖宮產嬰兒的“自述”
海報新聞記者 叢萍 首席記者 張海振 濟南報道
2023年4月21日,我來到了這個世界。為了我的健康出生,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的叔叔阿姨都捏了一把汗,我媽媽是兇險性前置胎盤,因為分娩時會迅猛出血,該手術依然是目前產科最緊急、最棘手的手術。那么什么是兇險性前置胎盤?為什么談“兇”色變?跟隨我一起了解下吧。
手術中,醫護人員時刻關注著產婦的生命體征是否平穩
為什么“兇”?胎盤往下往外生長侵入甚至穿透子宮肌層
在得知媽媽懷了我時,全家人都很驚喜。然而,美好安逸的日子只到了24周,媽媽在產檢的時候發現了是前置胎盤。
我在媽媽子宮里,通過胎盤吸收營養。正常的胎盤附著于媽媽子宮的后壁、前壁或者側壁,而我的胎盤附著在子宮切口瘢痕上并下移擋住宮頸口,也就是說胎盤堵住了我順產來到人世間的大門,只能進行剖宮產。
經過彩超及磁共振檢查,雖然情況嚴重,但我可以繼續在媽媽的子宮里生長。但隨著我的長大,媽媽的子宮在被我撐大的同時,之前生哥哥姐姐時媽媽身上留下的疤痕也被撐得很薄。胎盤附著的瘢痕處沒有肌肉組織,滿足不了我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為了給我供應充分的血供和營養,胎盤就拼命往下、往外生長,逐漸侵入甚至穿透子宮肌層,蔓延到子宮四周。
醫生說,按照植入的程度不同,胎盤植入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胎盤粘連,胎盤絨毛直接與子宮肌層表面接觸,并未侵入肌層;一種是胎盤植入,胎盤侵入肌層;還有一種是胎盤穿透,胎盤侵入子宮肌層全層,甚至還會累及鄰近盆腔器官。胎盤植入常見于有人流手術史、清宮史、剖宮產、子宮內膜炎、高齡產婦等。目前人流術和剖宮產術是導致胎盤植入的重要原因。
“兇”在哪?瞬間迅猛大出血,短時間內患者就會進入休克狀態
36周時,醫生告訴媽媽,我太調皮了,胎盤已經發展為最嚴重的胎盤穿透,正常寶寶的胎盤都是形狀規則、表面光滑的,但是我的胎盤像一只表皮粗糙的大章魚,張牙舞爪地穿透了媽媽的子宮肌層,已經侵入媽媽的膀胱了。
手術最大的風險便是瞬間迅猛的大出血,短時間內媽媽就會進入休克狀態
醫生說這種情況極其兇險,是妊娠期危及母嬰生命最嚴重的并發癥,也是產科臨床治療的一大難點。在山東省立醫院,醫生張曉菁阿姨說,手術最大的風險便是瞬間迅猛的大出血,短時間內媽媽就會進入休克狀態。臨床數據顯示,約90%的產婦出血量會超過3000毫升,10%的產婦出血量高達1萬毫升,嚴重威脅著產婦的生命安全。
如何止“兇”?球囊暫緩“供血”
醫生說我必須早點出來了,于是決定第二天,也就是4月21日為我們進行手術。在剖宮產術中采用腹主動脈球囊阻斷血流,不僅可以預防大出血,避免切除子宮,還可以保護媽媽和我。
為了讓我平平安安來到人世間,醫護人員們做了精心的準備。不同于一般的剖宮產手術,媽媽手術時要進行全身麻醉,但一點點麻醉藥物都會讓我呼吸困難,為了最大限度減少麻醉藥物對我的影響,麻醉醫生在手術室里等所有手術準備工作都做完后,才給媽媽進行了麻醉。而且,為了更快地迎接我的出生,也為了更快速地為媽媽止血,醫生在媽媽肚皮上為我開了一道豎切口的大門。
醫生只用了5分鐘,就將6斤6兩的我帶到美好的人間。在我出生的瞬間,醫生們立即打開球囊,阻斷腹主動脈,產科的阿姨們嫻熟地完成了胎盤剝離、止血縫合、子宮修復。手術中,媽媽的生命體征比較平穩,出血量為3200毫升。
山東省立醫院產科的阿姨們從2007年開始運用這樣的技術來預防兇險性前置胎盤剖宮產術中大出血,成功地救治了許多像我們這樣的媽媽和嬰兒。他們還在省內率先開展了先進的宮頸提拉縫合、B-Lynch縫合和Cho四邊形縫合技術,不但止血更快,而且不影響子宮原來的形態,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