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fn id="yauaw"><tr id="yauaw"></tr></dfn><abbr id="yauaw"></abbr>
    <li id="yauaw"></li>
    <li id="yauaw"></li>
    <center id="yauaw"></center>
    <tfoot id="yauaw"></tfoot>
    第8期

    不想“安靜”老去

    海報新聞 · 2023-03-04 14:42 · 原創(chuàng)報道 記者: 張海振 編輯: 高娜

    67歲老人植入人工耳蝸,最想聽到孫輩們喊爺爺姥爺

      大眾網(wǎng)·海報新聞記者 叢萍 張海振 攝

      “連上了,波峰出來了!所有通道正常,人工耳蝸會起作用的。”2023年2月21日12時許,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yī)院(山東省立醫(yī)院)手術室里,67歲生西杰的人工耳蝸植入測試一切正常!

    生西杰自制的提示牌,出門掛在胸前

      生西杰已經(jīng)在幾乎無聲的世界里生活了4年。“重度耳聾帶來不便多加包涵謝謝”,這張平時掛在老人胸前的自制提示牌似乎在向我們講述著這位耳聾老人過去幾年的無奈和難過。

      雖然有很多朋友,但是不能交流,不敢見面;雖然年紀不大,但是不能獨自外出,子女們甚至不放心他一個人在家;雖然兒孫滿堂,但是平時聽不到他們喊爺爺姥爺,過年聽不到他們拜年,過生日聽不到他們的祝福……

      在這無比“安靜”的世界里,生西杰正在孤獨地老去。

      換了四五個助聽器還是聽不見

      生西杰之前在日照市供銷合作社工作,下崗后經(jīng)營了一家農(nóng)資商店。因在村里聲望比較高,退休后便回到了村委會工作。

      熱愛生活的生西杰將自己每天的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早晨先去看望90多歲的老父親,陪著父親吃早飯;然后去村委會處理當天的日常事務,跟進項目工程進度、調(diào)解鄰里關系、協(xié)調(diào)紅白喜事;下午,修整一下菜園,晚上7點看新聞聯(lián)播……

      生西杰喜歡交朋友,每周都要和朋友們聚會一兩次,每年還要和老伴去旅游,已經(jīng)去過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方。

      沒想到,這樣美好的生活在2018年改變了。

      2018年年初,在一次體檢中,生西杰查出左耳中有一個聽神經(jīng)瘤,家人選擇了手術治療。由于聽神經(jīng)瘤長在聽神經(jīng)上,聽神經(jīng)瘤的摘除必然破壞聽神經(jīng),手術后,生西杰左側(cè)聽力完全喪失。

      “手術前,醫(yī)生也介紹了后果,但是我們都沒料到會這么嚴重。”生西杰的兒子生安波遺憾地說。

      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老人聽力的衰減并未就此止步。

      半年后,生西杰的老伴發(fā)現(xiàn),生西杰平時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大,但他對家人的說話卻時常沒有反應。他們帶老人去醫(yī)院檢查后發(fā)現(xiàn),生西杰的右耳也出現(xiàn)了聽力障礙。

      無奈之下,家人為生西杰配了助聽器,但是不久后,生西杰發(fā)現(xiàn)戴了助聽器還是聽不清,于是調(diào)大助聽器的音量,可即便是音量調(diào)到最大,老人還是聽不到。沒辦法,家人又為生西杰換了一款更貴的助聽器。

      就這樣,生西杰的助聽器不停地升級換代,從幾百元一只到1.6萬元一只,但依然聽不清。“三年來,用了四五個助聽器。2022年初之后,父親干脆什么也不戴了。”生安波說。

      “我們帶著父親四處求醫(yī),醫(yī)生建議佩戴人工耳蝸,但是距離上次手術時間有點短,還不是最理想的手術時間,我們只能等。”生安波說。

      在“安靜”的世界里孤獨老去

      “爺爺(姥爺)過年好!”“爸爸過年好!”今年大年三十,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兒孫們給生西杰拜年,全家人笑容滿面,紛紛舉起酒杯準備干杯,唯獨生西杰面無表情,呆滯地坐著……

      “鈴鈴鈴”,住在青島的親人邀請視頻通話,生西杰瞟了一眼,然后略帶遺憾地把電話交給老伴,自己悄悄走到陽臺上,在一旁看著一家人開心地聊天。

      聽力的喪失拉低了生活質(zhì)量,也加速了老人的衰老。

      全家人都理解和尊重生西杰,桌子上總要放一個本和一支筆,方便把要說的話寫在紙上。

      家里的電視機這些年幾乎沒有打開過,手機成了生西杰獲取消息的工具。生西杰也辭去了村委會的工作,平時很少出門。他還做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重度耳聾帶來不便多加包涵謝謝”,出門時掛在胸前,省得和外人解釋了。

      因為聽不到,生西杰基本告別朋友間的聚會。別說旅游了,三年來,生西杰連日照市都沒出過。“我媽媽老家是青島的,舅舅、姨媽都在青島,雖然日照和青島距離不遠,但是爸爸聽不到后,感覺坐在一起不能和大家說話很尷尬,他們已經(jīng)3年沒回去了。”生安波說。

      父親的變化,生安波和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中。2022年11月,生安波聯(lián)系到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yī)院(山東省立醫(y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yī)師于淑東經(jīng)過綜合評估認為,生西杰可以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得知這個消息,生西杰第一時間收拾好行李,隨時準備出發(fā)。

      對于聲音的渴望,從未如此強烈。

      等聽力恢復后,第一件事是去青島探親

      2月21日上午7點多,生西杰被推進手術室,準備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醫(yī)生在顯微鏡的輔助下進行手術

      “生西杰的家屬請到家屬談話間。”手術前的“召喚”讓在手術室外等候的生安波嚇出一身冷汗。原來,手術前麻醉醫(yī)生需要再次評估生西杰的身體狀況,但他無法交流,麻醉醫(yī)生只能向家屬詢問。

      排除禁忌癥后,手術如期進行。

      在人工耳蝸植入手術中,醫(yī)生要在顯微鏡下操作。于淑東有條不紊地測量、做切口、磨出安放植入體骨床,開放面隱窩、刺破圓窗、植入體安放骨床內(nèi)、電極植入鼓階……

      手術中,于淑東遇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麻煩:病人的頸靜脈球疝入到中鼓室。這個頸靜脈球不僅阻擋通氣,而且位置恰好擠占了在植入耳蝸的位置。

      在非常狹小的空間里,于淑東一點一點地將頸靜脈球移至安全位置。原本預計只需1個多小時的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最后耗時3個多小時。

    生西杰的人工耳蝸植入測試一切正常

      “連上了,波峰出來了!”12時許,生西杰的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順利完成。“植入人工耳蝸的電極后,要進行波峰測試,波峰代表電刺激,所有物理通道反饋正常,說明人工耳蝸會起作用的。”于淑東說,只需要等待一個月,待傷口愈合,生西杰就能迎來人工耳蝸的開機測試。開機以后,他就能聽到親朋好友的呼喚聲,重拾快樂的生活。

      “等聽力恢復后,第一件事就是回青島探親。后面還要繼續(xù)旅游,看遍祖國大好河山。”生西杰曾無數(shù)次和家人說過的愿望也能實現(xiàn)了。

    責編: 高娜 審核: 辛然
    不想“安靜”老去系列更多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