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fn id="yauaw"><tr id="yauaw"></tr></dfn><abbr id="yauaw"></abbr>
    <li id="yauaw"></li>
    <li id="yauaw"></li>
    <center id="yauaw"></center>
    <tfoot id="yauaw"></tfoot>
    搜索 海報新聞 融媒體矩陣
    • 山東手機報

    • 海報新聞

    • 大眾網官方微信

    • 大眾網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號

    • 全國黨媒平臺

    • 央視頻

    • 百家號

    • 快手

    • 頭條號

    • 嗶哩嗶哩

    首頁 >新聞 >時政新聞

    新華社經濟隨筆|在車間里觸摸新質生產力脈動

    2024

    / 03/09
    來源:

    新華社

    作者:

    手機查看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 題:在車間里觸摸新質生產力脈動

    新華社記者吳濤

    當前正是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期。在這一場波瀾壯闊的革命與變革中,弄潮兒憑何濤頭立?

    “新質生產力”是一個關鍵答案。

    從理論到實踐,從政策到實效,新質生產力從哪里培育成型?

    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帶來一個關于車間的故事:廣東一家傳統企業在外遷和轉型之間反復權衡后,下定決心上機器人、上自動化生產線、上智能化系統,對車間進行升級改造。改造后,產能翻了一倍、良品率提高10%以上、效益提高30%以上。更意想不到的是,技改后的生產線也成了同行爭搶的暢銷產品。

    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是重要環節。車間一頭連著市場,一頭連著實驗室,是先進技術生成現實生產力的重要載體。在中國大地上的一座座廠房車間,就是一個個觀察工業變革的窗口。

    在車間里,看新產業的萌芽和生長。

    在安徽合肥的工業園區里,一條條生產線讓數據走出實驗室,形成量子通信、量子測量、量子計算和量子關鍵元器件等快速成長的量子信息產業。

    從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到量子計算、生命科學,一項項先進技術通過在工廠車間的應用,催生出一個個充滿希望的新產業,帶來質優效高的經濟增量。

    在車間里,看老產業的更新和鞏固。

    習近平總書記在3月5日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

    在制造業大省,傳統產業盤子大、牽涉廣,既要考慮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新型工業化,又要兼顧穩就業、穩外貿等諸多因素。近年來一些省份通過工業技改,既能推動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在車間的應用,又能避免“大拆大建”帶來的震蕩與浪費,實現安全和發展的統籌。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正成為保持制造業活力的重要密碼。

    在車間里,看人才的基礎作用。

    一流的裝備,需要頂級的工匠來完成。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有高素質的技術工人隊伍支撐。

    一批批的大國工匠不僅是基石、棟梁,還是工業變革中的創新之源。200多年前,紡織工人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開啟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今天發展新質生產力,則呼喚更多的能工巧匠。

    車間是實踐與實效生動的窗口之一,我們從中真切地觸摸到新質生產力的脈動。我國的工業企業數以百萬計,擁有車間估計超千萬個。每個車間多一點新質生產力,就能匯聚成高質量發展的洪流,匯聚起中國經濟發展向前的大勢。

    責編:

    審核:王樂雙

    責編:王樂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