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首席記者 張一帆 記者 秦文 濟南報道
“全網通6.5英寸人臉識別解鎖雙卡智能手機,1024GB內存的國產5G手機,298元全款帶回家!”近期,記者發現,在某平臺出現了一批專門售賣低價手機的直播間,這些外觀酷似iPhone 15、華為Pura70的全新手機,只要298元起售。
隨著直播購物的火爆,喜歡在直播間購物的消費者不在少數。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4.9萬億元。而如今山寨機再次在直播間復活,如此低價的手機,能正常使用嗎?
只要298元,6.5英寸“5G智能手機”帶回家
“不是二手機,不是翻新機,新手機帶回家!”在各低價手機直播間內,主播們聲嘶力竭地激情叫賣著,直播間內多個大屏智能手機的新機在屏幕內展示著,大部分手機價格低至298元。
8月7日,記者在某直播間看到,主播所售賣的手機品牌為VXVX,型號為X15 PRO Max,外形酷似iPhone 15,該鏈接顯示已售1515臺,但并無商品評價。
“暢玩各大游戲,流暢不卡頓!”“新號開播,放福利!”“還有三分鐘時間,主播馬上下播!”直播間內,主播不斷鼓舞著消費者快速下單消費。
當記者詢問手機配置時,主播表示內存高達16GB+1024GB,支持人臉識別雙卡智能5G手機。直播間內,主播多次強調,七天無理由退貨,主播承諾假一賠三,三年質保,每單都有運費險,拆封試用7天,用成二手機也可以退款;那么這種手機有什么功能?主播展示支持微信、抖音、快手、王者榮耀等軟件都可以流暢使用,配有NFC功能、后置高清攝像頭,續航10-12個小時,雙卡雙待……問到手機是什么品牌時,主播表示是品牌5G國產手機。
記者發現,有些低價手機的進網許可標識并不合規,且多個直播間售賣同一個品牌,VXVX、mlled等名稱的品牌較多。記者點進一些直播間賬號發現,有些賬號并無視頻作品,粉絲量較少,疑似批量制造的直播間。
百元智能手機,靠譜嗎?
那么,這些百元“國產iPhone”“山寨華為”真有質量保障嗎?
記者發現,網絡平臺上,多位博主測評過這些百元山寨手機,結果跟直播間宣傳嚴重不符:號稱能暢玩《王者榮耀》的168元“國產iPhone 15”,不僅打游戲很卡還燙手;號稱512GB內存的手機只有16GB。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山寨手機”相關投訴有1163條,“假手機”相關投訴有1674條,被投訴的平臺包括抖音、拼多多、京東、閑魚、轉轉等,幾乎遍及所有電商平臺,使用過程中出現不同程度問題,其中抖音、快手直播間是重災區。
“二百多元買新手機,你想想可能嗎?”8月7日,一位資深手機行業銷售店主笑著對記者說,“都是一次性的,老年機(新機)二百多元還有可能,智能手機想也別想,售后無門。”
這位店主向記者表示,他也遇到過顧客拿著類似的“百元機”來維修,是自行組裝的機器,質量堪憂,“沒有入網許可證,組裝的機器你要想要我也能給你組個,拿電路板加屏幕、外殼組一個就行。”
同時,這位店主向記者強調,山寨機一度在2008年達到鼎盛時期,但隨著國產手機越賣越便宜,沒了市場空間的山寨機便走上了下坡路,前幾年已經銷聲匿跡了,“最便宜的智能手機(新機)也要七八百元,像小米、華為、OPPO都有,山寨機質量堪憂,不要浪費錢。”
在濟南市華強電子世界,多個檔口的店主正在忙碌著:“我們回收、售賣二手手機,也有新機器。”
當記者拿出網絡直播間所售賣的“百元機”的截圖時,多位店主表示該機器為山寨機,質量無保障。
“二百多塊錢二手的智能手機也能買到,像OPPO、VIVO、小米品牌,五六年之前的機型可以買到,但只能用用微信、打個視頻,刷個視頻可以,打游戲的話,懸點兒。”一位經營了檔口多年的店主告訴記者,如果要滿足打游戲的流暢度,至少需要六七百元的二手機型。
“二百多元買新的智能手機,100%騙人的,手機也是有成本的。”另一位從業多年的手機經銷商告訴記者,還是建議到淘寶等有保障的平臺購買,“有的手機淘寶價格已經比較便宜了,不建議買直播間的雜牌子,可信度低。”
“我們回收的時候,有些正常使用的機器,配置達到了,外觀成色也可以的話,回收價格也得二三百元,怎么可能二百元再賣了。”該經銷商表示,這種山寨機收割的大多是年紀較大的老人和偏遠地區的人,“有些人對手機行業不了解,就信了直播間的話,下單之后被坑了也沒處找。”
記者走訪發現,多數店主并不回收山寨機:“我們只回收品牌手機,雜牌子機器我們不收,市場上也沒見到有誰收的。”
直播亂象何時消?
如今,觀看網絡直播、參與直播互動已成為人們工作之余放松和休閑的方式之一。網絡直播的實時性、互動性、多樣性的特點也使得直播間越來越火。由熱度帶來的經濟效益也引得不少商家參與其中,在直播間購物已經不是新鮮事。然而,伴隨而來的是直播間購物的“亂象叢生”,虛假數據、直播間“水軍”、虛假宣傳的情況屢見不鮮。
為督促網絡直播平臺落實主體責任,強化網絡主播行為管理,推動網絡直播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近日,中央網信辦專門印發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為期1個月的“清朗·網絡直播領域虛假和低俗亂象整治”專項行動。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公告,增設網絡主播為國家新職業。這既是對直播行業的官方認可,也為更多人的職業發展帶來可能性。
業內人士認為,網絡平臺要完善審查機制,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自媒體企業和個人行業準入、內容審查、責任追究等機制,引導直播間規范直播,同時對濫用數據算法獲取競爭優勢等問題進行規制,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責編:王樂雙
審核:張達偉
責編:張達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