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fn id="yauaw"><tr id="yauaw"></tr></dfn><abbr id="yauaw"></abbr>
    <li id="yauaw"></li>
    <li id="yauaw"></li>
    <center id="yauaw"></center>
    <tfoot id="yauaw"></tfoot>
    搜索 海報新聞 融媒體矩陣
    • 山東手機報

    • 海報新聞

    • 大眾網官方微信

    • 大眾網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號

    • 全國黨媒平臺

    • 央視頻

    • 百家號

    • 快手

    • 頭條號

    • 嗶哩嗶哩

    首頁 >新聞 >經濟新聞

    海量財經丨十連板的雙成藥業是“煙霧彈”還是“沖鋒槍”?

    2024

    / 09/26
    來源:

    海報新聞

    作者:

    周凌峰

    手機查看

      海報新聞記者 周凌峰 報道

      前不久,雙成藥業擬跨界收購半導體公司的消息成為資本市場熱議的焦點。不到百億市值的公司要收購比自己估值大的公司,這波“蛇吞象”的操作直接將雙成藥業推到了聚光燈下。

      與此同時,雙成藥業的股價也在突飛猛進,截至9月26日,該公司自復牌以來連獲十個漲停板,區間漲幅159%。業界對此一度揣測,股價九連板的背后或與上述收購密不可分。然而,雙成藥業的這波操作究竟是吹響沖鋒號進攻的架勢還是投擲了一顆煙霧彈迷惑市場?這不禁讓人深思。

    9月24日發布的股票交易嚴重異常波動及風險提示性公告

      有人借勢“撈金”

      9月11日至9月26日,雙成藥業連續十個交易日漲停,股價從5.74元/股上漲至13.52元/股,總市值已達56.07億元。雙成藥業自2012年上市以來,最高股價曾達到21.62元/股,但大部分時間仍處于10元/股以下。據深交所披露,雙成藥業9月11日至9月24日累計漲幅達113.98%,漲幅嚴重異常期間獲自然人買入1.24億元,占比59.20%。

    8月27日晚間發布的雙成藥業關于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暨關聯交易的停牌公告

      從時間節點上來看,雙成藥業的這波大漲或許“有跡可循”。資本市場對雙成藥業本輪股價的漲幅普遍認為是該公司要跨界收購寧波奧拉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奧拉股份”)股權所致。但蹊蹺的是,該消息是于8月27日晚間雙成藥業才對外公布,可公司股價卻在消息公布前就突然沖上漲停,當天雙成藥業收盤價5.22元/股,大漲9.21%,全天成交金額為1.9億元,而前一交易日成交金額約為0.47億元。

      拉長時間線來看,僅8月單月,雙成藥業股價就曾出現明顯波動。8月2日、8月5日、8月12日、8月27日該公司股價的漲幅均超9%或直接漲停。這樣的情況在其整個上半年的股價走勢中都實為罕見。

      有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在公司披露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前夕,股價放量大漲,顯然有先知先覺的資金在搶籌。

    半年報中披露的前十大股東和后期披露的前十名流通股股東的對比

      除此之外,記者發現,進入8月以來到上述收購消息公布前,雙成藥業成交量較此前顯著增加,交投活躍,股價也是水漲船高。通過對比截至今年6月30日和截至8月27日的兩份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趙慧敏、應淑英兩位自然人在短時間內均重投雙成藥業,一舉成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

      公司在發布重組預案的同時,披露了截至8月27日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持股情況,趙慧敏和應淑英均為新進股東,分別持股646.39萬股、118.46萬股,位列第四、第九大股東。如果按照8月27日收盤價計算,趙慧敏和應淑英的持股市值分別達3374.16萬元、618.36萬元。從數額上來看,兩位自然人不惜重金地在7月1日至8月27日之間的42個交易日內,將自己買成了前十大流通股股東。

      不是借殼,也不是轉型

      而是直接換行業

      說到底,雙成藥業之所以出現九連板離不開其計劃收購奧拉股份這件事。據了解,雙成藥業成立于2000年,2012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要從事化學合成多肽藥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注射用胸腺法新、注射用生長抑素、注射用比伐蘆定等。奧拉股份則是一家半導體公司,主要從事模擬芯片及數模混合芯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業務,主要產品包括時鐘芯片、電源管理芯片、傳感器芯片、射頻芯片等。

      從業務上來看,兩家公司似乎毫無業務關聯性。但雙成藥業卻對外表示稱,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將發展重心轉移到半導體行業中的模擬芯片及數模混合芯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業務,并在未來擇機剝離醫藥類相關資產。這意味著,雙成藥業將徹底從一家制藥企業變為一家半導體公司。

      但有業內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雙成藥業此番操作盡管不構成現行法律規定下名義上的借殼上市,但通過并購的手段完成了主營業務的全盤置換,產生了與借殼上市類似的實際效果,其并購審核是否會從嚴仍需觀察。對于借殼上市的質疑,前述雙成藥業證券部相關人士強調,“可以明確告訴你不是借殼上市,公司本次并購依然需要證監會審批同意,具體可以關注一下公司公告。”

    雙成藥業2019年至今財務情況(來源:東方財富)

      對于雙成藥業來說,為何突然要計劃完全轉型呢?這背后或許與其現狀密不可分。翻看雙成藥業近年來的經營狀況,業績虧損可以說是常態。2020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雙成藥業實現營業收入依次為2.69億元、3.20億元、2.75億元、2.36億元及0.95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依次為-0.53億元、-0.20億元、901萬元、-0.51億元、-0.17億元。

      在公司產品方面,雙成藥業對于單一產品的依賴過重,并且該公司研發實力也并不強勁。據了解,雙成藥業的核心產品為注射用胸腺法新(商品名:基泰),該產品的銷售收入占雙成藥業總營收的比例常年超過30%。然而,這款藥并非其自研,而是一款仿制藥。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之初,胸腺法新還曾被納入國家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一度被奉為“神藥”。截至目前,全國有近20家藥企擁有胸腺法新的批準文號。與此同時,該公司的注射用生長抑素、注射用比伐蘆定也均為仿制藥產品。研發方面,截至2023年年末,公司研發人員總數為75人,占比僅15.50%。

      反觀雙成藥業要收購的奧拉股份,其核心產品是時鐘芯片,這是一款用于提供、調制時鐘信號的芯片,可使得各類電子系統能高效、穩定運行。招股書顯示,該產品多年來貢獻了公司超過86%的營收。根據Market Data Forecast數據統計,以2021年時鐘芯片產品銷售金額計算,奧拉股份在全球同類時鐘芯片市場份額為3.97%,在全球去抖時鐘芯片市場份額為10.19%,在中國同類時鐘芯片市場份額為23.51%,在中國去抖時鐘芯片市場份額為61.27%。

      2022年11月,奧拉股份曾申報科創板上市,不過,在經歷三輪問詢、歷時一年半之后,最終在2024年5月撤回了上市申請。對于奧拉股份撤回IPO申請的原因及當前的估值問題,前述雙成藥業證券部相關人士表示,“關于標的的情況,我們這邊沒辦法回復,估值方面,由于審計還在評估,相關數據我們還未掌握。”

    關于奧拉股份財務情況的說明

      雖然奧拉股份此前曾出現過連續兩年的業績虧損,但據雙成藥業的公告顯示,奧拉股份已實現扭虧為盈。2024年1月-7月,奧拉股份營業收入為5.38億元,凈利潤為3.07億元。

      從種種跡象來看,雙成藥業重組的原因不言而喻,奧拉股份的行業競爭力也毋庸置疑。但此次收購重組行為究竟結果如何,還要等待該重組落地后才能見分曉。

    海南雙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關于本次交易是否構成重大資產重組、關聯交易及重組上市的說明

    責編:劉旋

    審核:魏鵬

    責編:魏鵬

    相關推薦 換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