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記者 秦文 黃曉榮 濟南報道
在傳統觀念中,“男主外,女主內”仍是許多家庭的默認模式。然而,隨著育兒成本的攀升和家庭分工的多元化,越來越多的父親開始全職帶娃。近日,一位山東全職奶爸的帶娃日記在網絡引發熱議——家中有四個孩子,兩個兒子和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他放棄美發師工作,全天候照顧孩子,卻因睡眠不足、經濟壓力等問題坦言“比上班累十倍”。他的經歷,不僅展現了現代育兒的真實挑戰,也折射出多子女家庭面臨的結構性困境。
5月21日,海報新聞記者對話90后“四娃”全職奶爸,了解他的故事。
每天只睡4小時,半年老十歲?在韓奶爸的評論區里,有許多網友發出了他帶娃前后的形象對比,不少網友驚呼,帶娃讓韓奶爸老了十歲,多子女家庭的育兒困境引起廣泛熱議。5月21日,海報新聞記者聯系到了視頻的拍攝者韓先生,韓先生表示自己是90年的,由于平時忙于帶娃,還并未察覺到自己容貌的變化;也因“困于”全職奶爸的工作中,幾乎不出門,他稱自己已經變為了“居家隱士”。
全職奶爸的24小時:比996更累的“000”
凌晨3點,喂奶、洗奶瓶;4點,哄睡夜醒的娃;5點,換尿布;7點,準備早餐;9點,哄睡雙胞胎……這是35歲四娃奶爸韓先生的日常。7個月前,夫妻倆的第三胎意外迎來雙胞胎女兒,加上原有的兩個兒子,家庭規模瞬間擴大。由于妻子工作穩定,他決定辭職全職帶娃。
“以前做美發師,有顧客就忙,沒顧客就坐下來玩手機,現在才知道帶娃才是真正的‘000’。”韓奶爸苦笑道。他的一天被切割成無數碎片:平均每兩到三小時喂一次奶,每天洗20多次奶瓶,處理10多次哭鬧……最讓他崩潰的是睡眠——“二兒子才不到三歲,雙胞胎女兒現在才七個月,有三個孩子需要喂奶,孩子們夜醒頻繁,我每天最多睡4小時,網友說我半年老了十歲,因為平時很少照鏡子,我自己都沒發現。”
韓奶爸向記者記者展示了他全職帶娃前的樣貌。
韓奶爸表示,帶娃后感覺明顯變老,主要是因為睡眠不足、飲食不規律以及精神壓力大,“帶娃太累了,睡不好,休息不好,就單單熬夜這一項就能把人熬垮了。”韓奶爸笑著說,家中的四個孩子主要由夫妻二人照顧,偶爾母親回來幫忙,男方目前全職帶娃,女方正常上班,男方負責大部分育兒工作。
原本,夫妻倆只想要一個孩子,“我們家老大和老二差六七歲,本來我們計劃只生一個孩子的,架不住身邊有不少二胎家庭和親戚朋友好言相勸,就考慮懷了老二。”當老二一歲半的時候,韓奶爸的妻子意外懷上了第三胎,“查出來是雙胞胎,我們就咬著牙生了下來。”
好在,妻子的第三胎是雙胞胎女兒,兒女雙全,兩個可愛的女兒出生后,韓奶爸便開始了全職奶爸之路。
“帶娃要比工作難太多太多了,工作又多又瑣碎,壓力也不比工作的壓力小,孩子磕了碰了,吃不好、睡不好,一晚上要起床蓋幾次被子,怕著涼……萬一孩子們有個頭疼腦熱的,一晚上都睡不好。”七個月的全職奶爸體驗讓韓奶爸深深體會到了女人們照顧孩子的不易,他驚呼,全職奶爸是比996更累的“000”,24小時全時段無休。
經濟賬本:四娃家庭月均支出近萬元
全職帶娃也讓韓奶爸從“社交達人”到“居家隱士”
養育四個孩子,經濟壓力如影隨形。
韓奶爸向記者算了一筆賬,奶粉一個月花費近3000元、
房貸一個月花費2000余元,再加上生活用品的衣物、尿不濕、輔食、玩具等開銷,總計近萬元。
而全職帶娃也讓韓奶爸從社交達人到“居家隱士”。帶娃不僅消耗體力,更考驗心理承受力。曾經的韓奶爸是朋友圈里的“活躍分子”,如今卻越來越抗拒出門。“我現在幾乎不出門,你看我胡子也不刮,感覺封閉在家里,現在都有一種特別害怕見人的感覺。”他自嘲道。
一身睡衣,一雙拖鞋,凌亂的發型和滿臉的胡渣,這是韓奶爸這七個月的日常樣子。
同時,全職奶爸的這七個月里,韓奶爸對女性或帶娃者的辛苦有了深刻體會,認識到育兒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
心理學專家指出,長期居家育兒易導致“照護者倦怠”,男性因缺乏社會支持而更易陷入孤獨。研究顯示,全職爸爸的抑郁風險比職場爸爸高23%,但多數人選擇沉默。
韓奶爸的故事引發網友共鳴,評論區成了“育兒苦水集中營”:“雙胞胎媽媽路過,光是哄睡就能讓人崩潰。”“建議國家給多孩家庭發補貼,否則真的扛不住。”“爸爸帶娃值得點贊,但社會得給他們更多理解。”
責編:李兆輝
審核:王磊
責編: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