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
6月18日,江西衛健委官方網站發布關于南昌贛醫醫院救護車轉運收費問題的情況通報。通報指出:
患兒唐某某于2025年4月4日20時26分因病入江西省兒童醫院心臟重癥監護室緊急救治。因病情危重,4月8日19時20分許家屬提出急需連夜轉運治療。由于就診醫院無符合跨省轉運條件的救護車,經家屬請求,診治醫生聯系了贛醫醫院救護車。救護車司機與家屬溝通,約定轉運費2.8萬元,分兩次支付。江西省兒童醫院派出兩名醫護人員隨車護送,并攜帶使用ECMO(體外膜肺氧合)等相關搶救設備和藥品。4月9日5時許,救護車到達家屬指定的上海某醫院緊急救治,患兒轉危為安。
調查發現,救護車所有方南昌贛醫醫院存在收費不合理等問題。目前,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已責令其退回了不合理收費,并暫停醫療轉運服務。下一步,江西衛健委將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對事件進一步調查核查,如發現違規違法問題將嚴肅查處,同時對轉運救護車規范使用加強監管,堅決維護患者權益。
救護車載著江西患兒穿越生死的邊界奔赴上海,這場本應彰顯人道主義光輝的救援,最終卻被2.8萬元的“天價賬單”蒙上了陰影。這不僅是唐家人賬單上的一道劃痕,更是對社會急救體系的一次尖銳拷問。
在生死時速的急救現場,家屬的“同意”實則是一種無奈的妥協,這分明是乘人之危的“生死勒索”。
當救死扶傷的救護車淪為斂財的工具,當白衣天使的使命被明碼標價,這種行徑與黑車的漫天要價何異?黑車宰客不過誤人行程,而“黑救護”趁火打劫,卻是以生命作為籌碼。
某些辯解者拋出市場邏輯的盾牌,聲稱“特殊服務自然價高”。然而生命豈是普通商品?ECMO設備再昂貴,隨車醫護再專業,其成本核算亦應有度。南昌贛醫醫院敢收2.8萬元,正是鉆了監管空白與人性弱點的雙重空子。若當天的病患無力支付天價轉運費,是否只能在絕望中坐以待斃?當醫療行為的核心動力從“仁心”滑向“利心”,我們失去的不僅是醫德底線,更是文明社會的溫度。
維護救護車的神圣使命,需制度之網與人心之秤的雙重校準。一方面,當如江西衛健委所示,對違規者“嚴肅查處”“暫停服務”并“退回費用”,建立跨省轉運的階梯式收費標準,將ECMO等特殊設備的使用成本透明化、合理化。另一方面,當使唐代孫思邈“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的箴言成為行業靈魂,讓每一次轉運,每一場救治,都閃耀著人道主義的光輝。
救護車頂旋轉的藍燈,本是人類對抗死亡的一束勇毅之光,它不應在收費碼的冷光中黯淡失色。唯有用制度之籠牢牢鎖住貪婪的猛獸,救護車的車輪才能回歸其神圣的軌跡——在生與死之間的狹窄通道里,它載著的應是永不沉沒的生命方舟。
救護車的警報聲,本該是我們守護生命的共同心跳,也應該是,永遠都是。
(作者:賓語)
責編:黃煜婷
審核:辛然
責編: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