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fn id="yauaw"><tr id="yauaw"></tr></dfn><abbr id="yauaw"></abbr>
    <li id="yauaw"></li>
    <li id="yauaw"></li>
    <center id="yauaw"></center>
    <tfoot id="yauaw"></tfoot>
    搜索 海報新聞 融媒體矩陣
    • 山東手機報

    • 海報新聞

    • 大眾網官方微信

    • 大眾網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號

    • 全國黨媒平臺

    • 央視頻

    • 百家號

    • 快手

    • 頭條號

    • 嗶哩嗶哩

    首頁 >新聞 >社會新聞

    充電寶新規實施后:透視充電寶禁令背后的安全邏輯與落地應對

    2025

    / 07/04
    來源:

    海報新聞

    作者:

    荊雅琪

    手機查看

      “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攜帶無3C標識、標識不清或被召回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民航局發布的一則新規讓充電寶變成了“燙手的山芋”。

      這則新規不能說是空穴來風。在民航局新規落地之前,高校禁用、大規模召回、3C認證批量撤銷、共享充電寶市場受到波及,近一個月來,充電寶引發的連鎖反應仍在蔓延……

      為何此次對可攜帶的充電寶做出要求?政策落地后施行如何?如何關切公眾的“鼓與呼”?

      為何對可攜帶的充電寶做出要求?

      事實上,充電寶行業的抽檢結果“不容樂觀”。近期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移動電源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在抽查的149批次移動電源中發現有65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率占比達43.6%。

      當下,充電寶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資料顯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充電寶生產和消費國,2024年市場規模達到10.46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30%以上。從數據可以看出,充電寶的應用場景范圍之廣以及魚龍混雜的市場現狀,已經對公眾安全、社會安全造成一定的隱患,到了不得不“出手”的地步。

      早在2023年8月起,充電寶被納入3C認證目錄;2024年8月起,未獲得3C認證證書和標注認證標志的充電寶,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針對民航局為何發布有關“充電寶禁令”的緊急通知,中國民航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主要有三點考慮:一是今年以來,全球民航發生多起由旅客攜帶充電寶引發的不安全事件;二是充電寶中含有的鋰電池具有固有的危險性,三是電池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如果這些質量不過關的充電寶被攜帶上飛機,將極大增加航空運輸安全風險。

      “沉疴痼疾需猛藥”,一切的限制和要求源于安全的考量,安全問題由不得馬虎。

      政策落地后施行如何?

      民航、高鐵回應關切

      政策落地后,此事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公眾在出行中遇到了一些實際的問題。不合格的充電寶被查扣后如何處理、機場相關方面是否層層加碼、旅客服務能否找到最優解,政策落地后涌現出的實際問題需要解決。政策的推行不能讓渡乘客的便利,機場等有關方面應該真正落實細則,逐步建立起更人性化的充電寶提示、查驗和管理流程。

    北京大興機場小程序發布的提示

      針對不符合新規,無法乘機的充電寶,中國民航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機場將設置旅客充電寶自棄、暫存區域以及寄遞服務。在安檢環節因不合規被攔截的充電寶,會根據旅客的選擇采取相應措施。機場與航空公司將制定相關手續和流程,為旅客自棄、暫存提供清晰的指引及便利操作。

      除了關注民航局對充電寶的相關規定外,公眾也很關心高鐵站是否也會嚴查充電寶。

      7月1日,央視新聞記者致電國鐵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鐵路運輸中執行的是國家鐵路局、公安部發布的《鐵路旅客禁止、限制攜帶和托運物品目錄》的相關標準。這個標準規定“標志清晰的充電寶,單塊額定能量不超過100WH的,不在限制隨身攜帶的物品之列”。

      關注公眾的“鼓與呼”

      讓新規落地更絲滑

      值得一提,這項政策的落地沒有“緩沖區”,就需要研究和推行更嚴謹的管理細則。一方面,政策的制定源于對公眾安全的考慮,同時也在重塑著行業的安全標準和釋放更為明確的監管信號;另一方面,政策的另一頭牽連著手拿充電寶的消費者,應該更多關注公眾實際的痛點問題,讓新規落地更穩更扎實。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馬亮提到:做好相關的配套服務,一方面要去加強監管,讓安全能夠得到保障。另外一方面,我們能不能有些提前量,有一些更好的服務,不光是機場提供這樣一些服務,航空公司在乘客去訂票值機的時候,能不能彈出一些提醒,讓大家去看充電寶是不是安全的,相關部門能不能給大家提供一些簡易的居家自測或核驗的機制,讓大家知道手中的充電寶是不是安全,這些方面的服務看似很小,但是對于乘客來講能夠得到更大的理解和支持,對于做好安全監管也是非常重要的。

      海報新聞編輯荊雅琪 綜合整理自央視新聞、界面新聞等

    責編:劉旋

    審核:馬震

    責編:馬震

    相關推薦 換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