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fn id="yauaw"><tr id="yauaw"></tr></dfn><abbr id="yauaw"></abbr>
    <li id="yauaw"></li>
    <li id="yauaw"></li>
    <center id="yauaw"></center>
    <tfoot id="yauaw"></tfoot>
    搜索 海報新聞 融媒體矩陣
    • 山東手機報

    • 海報新聞

    • 大眾網官方微信

    • 大眾網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號

    • 全國黨媒平臺

    • 央視頻

    • 百家號

    • 快手

    • 頭條號

    • 嗶哩嗶哩

    首頁 >2024專題匯總 >深化移風易俗 倡樹文明新風 >觀點評論

    鄉村精神風貌反映在哪兒?塑形與鑄魂缺一不可

    2024

    / 09/13
    來源: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

    作者:

    手機查看

      深化移風易俗 倡樹文明新風

      天價彩禮“娶不起”,豪華喪葬“死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禮金“還不起”……一段時間以來,在有些地方,一些陳規陋習影響著社會風氣,也給人民群眾造成很大負擔。人們往往深受其害,卻又常被“人情”“面子”裹挾,難以邁出“破繭”第一步。

      鄉村振興,塑形與鑄魂,缺一不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光看農民口袋里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的精神風貌怎么樣。

      精神風貌反映在哪里?很大程度上要看農村的民風民俗能不能與現代文明接軌,看文明新風能不能在潛移默化中融入村民的一言一行、一事一理,成為鄉親們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

      可以說,深化農村移風易俗,倡樹現代文明新風,事關農民切身利益,事關農村社會風氣和發展穩定,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一些地方積極展開探索。比如,有的地方開展“鄉村道德銀行”“積分超市”等獎勵模式,讓有德者以行動換積分,以積分促新風;有的地方創新青年婚介服務方式,充分發揮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作用,為農村青年提供婚戀服務,引導農村青年抵制高額彩禮、奢華婚禮;有的創新農村婚喪宴席舉辦方式,明確服務項目、收費標準和服務承諾,等等。一系列舉措加強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效遏制了農村陳規陋習,推動鄉村社會風氣和農民精神風貌不斷向好,現代文明理念在鄉村深深扎根。

      移風易俗是一項長期工作,既要“軟”“硬”兼施,也要抓“常”抓“長”。一方面,紅頭文件也好,村規民約也罷,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不能僅僅用規則的標尺來丈量,還要用情和理的溫度去感化;另一方面,深化移風易俗,也要創新方式方法,及時發現和糾正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引導農民群眾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提高的移風易俗長效機制。

      從發展的眼光看,任何與時代背離的陋習都會化作歷史的塵埃。移風易俗,就是在客觀上加速其消亡。只有這樣,才能讓新鄉風吹在希望的田野上,抵達文明的彼岸。

      (大眾日報評論員 張兆友)

    責編:

    審核:王云峰

    責編:王云峰

    相關推薦 換一換